当前位置:首页 > 园林植物 > 正文

山水园林的概念

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园林植物与山水,以及山水园林的概念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。

简述信息一览:

拙政园植物与山水的关系

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,也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属于古典山水园林,结合了植物与山水的造园特色和手法 如果要说这之间的关系,只能说是相辅相成,相互辉映了 拙政园以水为主,水面广阔,景色平淡天真、疏朗自然。

其次,拙政园追求自然典雅的风格。早期,园林中林木茂密,水色迷茫,建筑数量稀少,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。如今,中部的山水景观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,池中岛屿点缀着几座小巧的亭榭,使景区显得疏朗、雅致、天然。再次,拙政园的建筑布局呈现错落有致的特点。

 山水园林的概念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拙政园向以“林木绝胜”著称。数百年来一脉相承,沿袭不衰。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,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,如桃花片,“夹岸植桃,花时望若红霞”;竹涧,“夹涧美竹千挺”,“境特幽回”;瑶圃百本,花时灿若瑶华。”归田园居也是丛桂参差,垂柳拂地,“林木茂密,石藓然”。

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园林,它同时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,它的设计是非常精巧,周围还有奇石树木亭台楼榭相衬托,而这些衬托还是缺少点东西,那就水,有了这水,整个拙政园也给盘活了,它就好像人的灵魂一样。

园林四要素包括:山水、建筑、植物、书画墨迹。山水是园林的骨架,为园林提供了背景和基础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水,常常借鉴自然山水的形态,通过叠山理水的手法,创造出具有自然意境的山水景观。

 山水园林的概念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

1、依山旁水,贵树名花,综合艺术,中国古典园林是由植物、山水和建筑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。追求立意,概括提炼,力求神似,中国园林集天下名山胜境,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,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,立意新颖。

2、富有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,绘画是空间的艺术。园林既可以“静观”,也可以“动观”,所以园林是时-空的艺术。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,一直以来讲究诗情画意,讲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门类。园林的构思,立意,布局都包含着艺术的主题。

3、融于自然 融于自然,是把园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。融于自然的目的,是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,使人们获得丰富的审美对象,尤其是自然美。例如通过围墙漏窗的设置,就可以使人们从漏窗中观赏到墙外的美好风光,给园林造成幽深广阔的境界和意趣。

园林美的表现要素

1、筑山 为表现自然,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。秦汉的上林苑,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,象征东海神山,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。理池 为表现自然,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。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,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,无水不活。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。

2、园林美的表现要素是众多的。如整体布局美,主题形式美,造园意境美,章法韵律美,还有植物,材料,色彩,光,点,线,面等等。 造园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欧洲古典园林的最大特征之一,便是意境的创造。正如前文已经谈到的中西古典园林之不同的那样,欧洲古典园林往往重几何图形的图案美。

3、水 为表现自然,水也是造园最主要的要素之一。自然是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,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幽远的境界取胜。古代园林理水之法,一般有三种:一为掩。以建筑和绿化,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。二为隔。

4、山水:山水是园林的骨架,包括平地、丘陵、山峰等不同地形。设计师通过对地形的利用和改造,决定园林的整体形态、建筑布局、植物配置等,从而创造出既和谐又富有变化的景观效果。水体作为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,分为静水和动水,包括湖、池、溪、喷泉等,以及水声和倒影,都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。

关于园林植物与山水和山水园林的概念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山水园林的概念、园林植物与山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